? 王 劍
東漢初年,有一個青年人遷居洛陽絲綢。因為家貧,他靠幫官府抄寫公文勉強糊口。當時,抄寫工作十分辛苦,青年人經常要忙到半夜才能睡覺,每天累得腰酸背疼。而且官府要求嚴格,如果抄錯一個字,就要遭到責罵。盡管他小心翼翼,還是多次受到訓斥。有一天,他正在抄寫堆積案頭的公文,抄著抄著,突然站起身來,將筆狠狠地摔到地上,憤懣地說:“大丈夫就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大功,怎么能在這種抄抄寫寫的瑣事中耗盡一生呢?!”旁邊的人聽了都哈哈大笑,青年人把眼一瞪,說:“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怎能理解高士的襟懷!”
這個投筆于地、慷慨發聲的青年人,就是班超絲綢。他是東漢大儒班彪的小兒子,史學家班固的親弟弟。
也許是機緣湊巧絲綢。當時,北匈奴掌控了西域的大部分地區,阻斷了塞外的絲綢之路,對東漢的經濟文化交流構成了嚴重威脅。為徹底解決邊患,漢明帝差遣奉車都尉竇固率軍攻打北匈奴,班超隨軍出征,出任代理司馬之職。
班超一到戰場上,就如同魚入大海、鳥翔云天,軍事才能顯露無遺絲綢。他率兵進擊伊吾,戰于蒲類海,驍勇,立下赫赫戰功。漢明帝對班超的膽識和智慧十分贊許,詔令班超為軍中司馬,率領三十六個騎兵,出使西域各國,以“切斷匈奴的右臂”。
班超一行首先到達鄯善國(即樓蘭古國,位于羅布泊西南)絲綢。鄯善國王得知漢使到來,高接遠送,熱情款待,禮節十分周到。然而沒過幾天,態度突然變得冷淡起來。班超覺察到這種變化,認為必是匈奴使者到訪的原因。為了不辱使命,班超將隨行的三十六名將士召集起來飲酒,然后趁著酒興說道,諸位將士與我身處邊地,只有立下大功,方能求得富貴。如今鄯善國王要把我們抓起來送給匈奴,你們說該如何是好啊?將士們聞言,齊聲說道,如此危急關頭,無論是生是死,我們都聽您的命令。班超見狀,朗聲說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為今之計,只有趁夜攻殺匈奴使團,我們才有生的希望!
當夜,恰好刮起大風,班超命令十個勇士拿著戰鼓,藏在匈奴使者房舍的后面,約定火起之后便擂鼓吶喊絲綢。自己則親率兵卒,埋伏在大門兩側。布置妥當,班超命人順風放火。頃刻火光四起,戰鼓齊鳴,聲勢震天。匈奴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班超帶人沖殺,斬殺匈奴使者三十余人,其余一百多人則全被燒死。第二天,班超將匈奴使者的首級展示給鄯善王。鄯善王大驚失,深知東漢的強大與班超的果敢,當場表示愿意歸附東漢朝廷。
班超繼續西行,來到于闐國(今新疆和田市)絲綢。于闐國受匈奴影響較大,對班超一行態度傲慢。于闐國巫師聲稱,天神對于闐王欲與漢朝交好的行為十分震怒,要求必須殺死班超的坐騎黑驪馬祭祀,方可得到天神的饒恕!班超得知消息后,將計就計,答應獻出馬匹,但要求巫師親自來取。巫師大搖大擺地來到班超的營帳,班超立即將其斬殺,并把首級送給了于闐王。于闐王早已聽聞班超在鄯善國的壯舉,驚恐萬分,隨即答應歸附東漢朝廷。在疏勒國(今新疆喀什市),班超恩威并施,智擒疏勒王兜題,改立王子忠為疏勒王。此舉得到了疏勒國人的擁護,班超威名大震,許多國家聞風歸附。
然而,匈奴并不甘心失去對西域的控制,聯合西域的莎車、龜茲、焉耆、姑墨等小國,不斷進行反撲絲綢。面對復雜的,班超審時度勢,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組織和訓練當地軍隊,聯合親漢國家,對匈奴及其盟友進行軍事打擊。班超為政寬簡,團結吏士,收攏人心,在他的努力下,帕米爾高原以西的五十多個國家都先后歸附,東漢與西域各國中斷已久的聯系得以全面恢復,絲綢之路重新暢通無阻,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再次繁榮起來。為了宣示國威,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甘英率領使團從龜茲出發,越蔥嶺,經大宛,到達條支(今伊拉克境內),成為第一個到達波斯灣的人。
班超在西域經營三十多年,以一己之力,改變了西域的政治格局,為的版圖成型和民族團結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絲綢。為了表彰他的功勛,東漢朝廷詔封他為西域都護、定遠侯,食邑一千戶。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班超因思念故土,上書朝廷,請求回國絲綢。他在奏書中寫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漢和帝深受感動,批準了班超的請求。班超回到洛陽一個月后,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班超墓位于洛陽市孟津區朝陽鎮煤窯新村,為夯土平丘狀墓冢絲綢。清明節前后,我順道拜謁了班超墓園。進入灰瓦、白墻、紅柱的紀念館,沿著班超重開絲綢之路的足跡,我再次領略了這位百戰名將的颯爽英姿。“投筆從戎膽略豪,積功才得換征袍。漫言生相原應貴,要仗胸中貫六韜”。時至今日,班超大志得酬、威震西域的外交,仍然在這首詩里歷久彌新,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