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是用蠶絲或人造絲織成的織品,源于我國絲綢。我國是蠶絲的發源地。
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發現并利用蠶絲,并逐步發明了養蠶、繅絲和織綢 的技術絲綢。商代,我國人民又發現了植物中含有素,并能夠利用植物中的素來為 絲綢織物染。當時的王宮內,絲綢應用已相當普遍。春秋戰國前后,我國已有 綢、緞、綾、羅、紗等各種形式的絲織品,還能生產提花織物和彩錦。西漢時代,絲綢 圖案與配已進步到能夠織造花、鳥、魚、蟲等復雜的紋樣,并能生產印花綢。14 世紀,多彩的織錦更加發展,富麗堂皇的蘇州“宋錦”、南京“云錦”、四川“蜀錦”等, 在生產技術上已經相當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