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國際絲綢聯盟第三屆理事會的開局之年,在社會各界和成員單位的支持下,聯盟秉持“交流合作 攜手發展”的宗旨,持續發揮作為國際絲綢產業互聯互通、共建共贏的平臺作用,積極落實第三屆理事會工作目標,組織召開聯盟會議和主題研討,持續加強國際絲綢產業交流,開展絲綢產業專題研究,提升聯盟全球影響力,提高行業及成員服務效能,強化聯盟信息平臺建設,為國際絲綢產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絲綢。本年度主要開展了以下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組織召開“2024國際絲綢聯盟會議”
2024年11月29日,“2024國際絲綢聯盟會議”在意大利科莫如期召開并圓滿落幕絲綢。聯盟、凱喜雅張國強,聯盟副、意大利絲綢協會會長Laura Sofia Clerici,聯盟副、法國紡織企業聯合會副會長、愛馬仕紡織控股 CEO Xavier Lepingle,聯盟副、巴西絲綢協會會長Renata Amano,以及會議特別邀請的聯盟理事單位印度絲綢協會副會長S B Dandin博士,和來自、意大利、法國、巴西、瑞士、印度等國家的40余位絲綢企業、研究機構、紡織機械制造企業線上線下參會。
會議報告了2024年度國際絲綢聯盟工作開展,審議通過了聯盟行業發展戰略會與技術研究會運行機制及推薦名單,發布了繭絲綢產品LCA報告,就絲綢產業有機可追溯可持續發展、各國蠶桑絲綢產業發展與市場消費現狀、繭絲原料質量標準與檢測方法及發展趨勢等議題開展了主題研討,討論確定了“2025國際絲綢聯盟成員大會”會議舉辦國絲綢。
會議同期與會走訪調研了意大利紡織絲綢產業絲綢。11月27日,聯盟中意LCA研究小組在意大利絲綢創新研究中心舉行了交流座談,并就歐洲最新的產品環境足跡(PEF)發展趨勢、絲綢產品LCA技術研究的未來合作方向進行了深入溝通。11月28日,聯盟團考察了意大利百年面料織造企業CLERICI TESSUTO C. SpA和高端絲綢印染企業ACHILLE PINTO SPA,并與各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企業的發展歷程、生產規模以及市場貿易情況,積極推介優質絲綢原料,進一步促進產業合作。
二、加強國際絲綢產業考察互訪
1. 聯盟率團走訪考察東南亞蠶桑絲綢產業
2024年5月7日至13日,聯盟張國強一行走訪東南亞三國,與泰國詩麗吉王后蠶桑司、老撾農業部、老撾川壙省、絲綢行業促進發展會、投資會等部門相關舉行了交流座談,了解東南亞各國蠶桑絲綢產業的發展條件及扶持政策,為聯盟成員在東南亞各國投資、發展蠶桑事業積累信息資源絲綢。期間重點走訪了泰國高端生活家居品牌PASAYA工廠、泰國規模最大的繅絲企業楚泰絲綢、老撾川壙地區開發的規模化蠶桑生產基地等。通過深入交流已吸收了PASAYA加入聯盟,了解了聯盟成員楚泰絲綢的種桑養蠶、繅絲、捻線、紗線染等產業鏈環節,了解了川礦省蠶桑生產的氣候、環境和人力等要素資源情況。
2024年11月9日至15日,聯盟一行再次走訪東南亞,參觀了越南成員華龍林同絲綢和鼎泰絲綢的自動化繅絲生產基地,深入越南大叻地區走訪養蠶農戶,考察規模化蠶桑生產,深入了解越南絲綢主產區的蠶桑發展條件和產業現狀絲綢。與聯盟成員、國際著名絲綢品牌金·湯普森CEO舉行了交流座談,考察了旗下泰絲公司的織造、印染等產業鏈環節,以及泰國成員絹絲世界的絹紡工藝生產流程,多角度了解泰國絲綢工業領域的最新發展,尋求合作機遇。考察了老撾南部巴地區和北部孟賽地區的蠶桑產業發展情況和自然經濟條件,全面了解了老撾全境適宜發展蠶桑事業的整體概況。
2. 法國愛馬仕紡織控股團隊來訪考察絲綢產業
2024年5月19日至21日,聯盟副、法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副會長、愛馬仕紡織控股CEO Xavier Lepingle一行來訪聯盟秘書處,并考察了單位凱喜雅云南、浙江的規模化蠶桑基地、繅絲、織造和印染基地,聯盟成員陌桑高科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生產流程,宏華數碼精準定位和雙面數碼印花設備制造與應用,深入了解了高端優質蠶桑絲綢生產的技術發展水平,促進了中法兩業層面的交流與合作絲綢。
考察期間,張國強與Lepingle副就世界蠶桑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全球絲綢生產國與生產量的變化走勢、桑葉育與飼料育蠶繭的發展情況、生絲原料價格質量穩定及推動建立相關標準、有機絲綢產品可追溯與可持續、全產業鏈信息化與智能化發展等議題進行了充分探討,共同期待進一步推進蠶桑絲綢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絲綢。
3. 國際蠶業會組團來訪考察絲綢產業
2024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國際蠶業會秘書長Periyasamy Sivakumar及其成員國蠶桑企業和機構共17人來訪聯盟秘書處,并考察了聯盟副單位浙江理工大學、絲綢博物館,聯盟成員陌桑高科、杭紡機、蘇州鼎盛絲綢等企業和機構,了解了在蠶桑絲綢人才培養、絲綢傳統歷史文化、桑蠶品種開發利用、有機蠶桑生產與文旅融合、繅絲設備生產應用、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宋錦文化與織造技藝等方面的產業發展現狀絲綢。
聯盟與國際蠶業會是全球絲綢行業至關重要的兩個國際組織,雙方在蠶桑絲綢產業全球化發展方向有著共同目標,早在2021年雙方即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絲綢。本次考察是雙方踐行合作內容的重要成果,加強了各國蠶桑絲綢領域的走訪互動,也為聯盟拓展國際資源和吸收新成員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基礎,以此吸收了印度、羅馬尼亞、烏干達等3個國家5家新成員加入聯盟。
4. 巴西BRATAC團隊來訪考察絲綢產業
2024年6月12日至21日,聯盟副、巴西絲綢協會會長、BRATAC公司CEO Renata Amano一行來訪秘書處,并考察了浙江、安徽、云南、四川、廣西等不同絲綢主產區,全方位了解桑蠶品種選育與研制,優質蠶桑、繅絲、織造等產業鏈建設與生產,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規模化蠶絲被生產,智能蠶桑設備與系統研發應用,蠶桑生物技術創新發展,行業供應鏈平臺建設等產業發展動態絲綢。
考察期間,張國強與Amano副就中巴絲綢企業間在產業鏈環節的優勢互補、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進行了充分討論絲綢。
5. 與成員單位保持交流互訪絲綢,發揮平臺作用提升服務效能
下半年,聯盟泰國成員楚泰絲綢、印度成員Ameen Silk陸續來訪秘書處,同時秘書處也定期擇機走訪成員企業和機構,交流聯盟階段性工作開展,了解成員企業的發展現狀和訴求,積極發揮平臺效應,促進資源共享,提升服務效能絲綢。秘書處也積極協助埃及、尼日利亞、安哥拉等非洲成員對接蠶種廠,助力非洲發展蠶桑事業;協助和印度絲綢企業對接業務資源,促進雙方貿易合作。
三、組織開展蠶桑絲綢產業專題研究
2024年,秘書處繼續組織專家開展繭絲綢產品生命周期評估研究絲綢。結合2021年以來專家組對、意大利、法國等絲綢企業的蠶桑、繅絲、捻線、織造、印染等環節進行的數據調研與分析核算,經過秘書處和專家組的多次協商和不懈努力,在今年的會議上,國際絲綢聯盟正式發布了《繭絲綢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聯盟技術研究會、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副教授許建梅老師和意大利絲綢創新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Chiara Celletti作為報告共同第一完 對報告內容進行了介紹與解讀。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與其他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相比,蠶絲對環境的影響差距較小,遠低于公開報道以及相關數據庫發布的相關環境影響指標;從微塑料對環境的影響角度,蠶絲明顯優于化學纖維;若考慮桑園的固碳效應以及絲綢產品的經濟價值,蠶絲纖維仍然是面料制造商、時尚設計師和終端消費者理想的紡織原料絲綢。
期間,秘書處先后組織召開了5次中意項目線上技術研討會、項目推進協調會,就各模塊報告中的內容完整性、數據樣本性、核算結果準確性,以及階段性工作分工協調、技術報告權威發布方式等保持交流溝通,形成一致意見,保證研究工作順利推進,研究成果順利完成絲綢。同時,秘書處也組織專家與Eco-invent數據庫相關負責人召開視頻會議,就項目組調研數據及研究成果上傳可能性和相關要求進行了深入探討。
四、提升國際影響力絲綢,打造全球化組織
1. 拓展聯盟新成員
2024年,秘書處持續擴展國際資源,吸收新成員,共有來自、古巴、荷蘭、埃及、印度、肯尼亞、安哥拉、越南、泰國、羅馬尼亞、贊比亞、烏干達、斯里蘭卡、尼日利亞等14個國家的18家企業和印度絲綢協會申請加入,至此,聯盟成員已拓展至38個國家和地區共133家,進一步提升了聯盟在主要絲綢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國際影響力絲綢。
2.聯盟被國際協會聯盟認定為B類“全球性成員組織”
今年,國際協會聯盟(UIA)《國際組織年鑒》進行了第62版國際組織年報統計,根據組織類型及分類原則,聯盟正式被UIA認定為B類——全球性成員組織(Type B: Universal Membership Organization),是目前UIA中發展最為迅速、動態最為活躍的國際性蠶桑絲綢行業組織絲綢。
聯盟被UIA認定為B類――全球性成員組織,是聯盟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重要里程碑絲綢。聯盟將充分利用UIA的平臺資源,積極擴展全球化、國際化、專業化視野,吸收更有影響力、更具性的各國絲綢企業和組織,持續擴大聯盟發展規模。同時,繼續秉承“交流合作 攜手發展”的宗旨,積極對接國際交流合作,舉辦國際會議,組織國際考察,組建專家智庫,開展技術研究,為全球絲綢行業搭建更加緊密的交流平臺,促進產業全球化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與絲綢大紡織領域交流互動絲綢,提升行業及成員服務效能
1. 聯盟受邀為“第5屆菲律賓絲綢峰會”致辭
2024年2月29日,由聯盟成員菲律賓紡織研究所舉辦的“第5屆菲律賓絲綢峰會”成功召開絲綢。受主辦方邀請,聯盟張國強為峰會發表視頻致辭,向菲律賓絲綢界介紹了聯盟的發展歷程和第三屆理事會基本情況,簡要分析了當前世界絲綢生產和貿易分布概況,并表示對菲律賓蠶桑絲綢產業發展提供平臺支持。
2. 聯盟秘書長受邀參加“全球可持續天然纖維大會”并為蠶絲分會場作主題報告
2024年4月11日至12日,“全球可持續天然纖維大會”于成功舉辦絲綢。國際知名品牌商和企業、多家國際組織、行業協會和專家學者近400人參會,共話天然纖維,聯盟常務理事、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代方銀教授絲綢行業為大會作主題報告,介紹了當前蠶桑絲綢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動態。
大會同期設置羊絨、羽絨、蠶絲和青年可持續4個分論壇絲綢。蠶絲分會場由代方銀教授主持,聯盟秘書長李啟正受邀,以“絲綢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發展”為題,詳細解讀了絲綢的起源與發展,蠶絲的獨特與自信,并重點介紹了聯盟開展的國際交流與互動。同時,來自浙江大學、西南大學、江蘇科技大學、重慶祥飛智能、四川尚好茶葉等高校和企業也分別作了主題分享,共同為維護絲綢的國際形象與行業利益發聲。
3. 支持舉辦“2024現代絲綢產品加工與創新技術國際培訓班”
由聯盟秘書處支持,聯盟副單位浙江理工大學承辦的國際培訓班,主要面向發展家的蠶桑絲綢相關單位,促進各國在絲綢產品設計與加工領域的科技合作與人才交流絲綢。秘書處通過各國走訪考察以及接待各國團來訪等契機,積極向各國成員單位和部門、行業組織、絲綢企業推介招生,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培訓班于2024年10月17日開班,為期15天,共有來自泰國、印度、尼日利亞、尼泊爾、菲律賓、巴基斯坦、加納等7個國家15名學員參加。
理論課程涵蓋了種桑養蠶、繅絲織綢、產品設計與后整理等教學內容絲綢。實踐環節,秘書處組織學員參觀了單位凱喜雅小云龍蠶桑研學基地,副單位絲綢博物館,常務理事單位杭紡機經緯創意產業園等企業和機構。
4. 秘書處3次參加IWTO“讓標簽發揮作用”成員會議
聯盟是國際毛紡織組織(IWTO)發起的“讓標簽發揮作用”倡議的創始成員,定期受邀參加成員視頻會議,交流保護天然纖維的相關活動和進展,持續維護天然纖維的可持續形象絲綢。本年度共召開3次成員會議,階段性聽取秘書處介紹歐盟關于產品環境足跡(PEF)的立法和外部咨詢進展,歐盟紡織戰略立法的基本情況,以及為保護天然纖維、爭取行業利益所開展的推廣活動。
六、提升聯盟官方信息平臺建設及運營
1. 聯盟新版微信公眾號和官網上線運營
為進一步規范聯盟官方平臺統一運營,秘書處將原“世界絲綢網”微信公眾號更名為“國際絲綢聯盟”,但保留了全部歷史發布內容,以便大家回看絲綢。同時,改版新建聯盟官方網站(),現已正式上線,新版網站設置了“聯盟簡介”“組織架構”“聯盟章程”“加入我們”,“新聞中心”“通知公告”“聯盟會刊”“產業數據”“成員動態”等板塊,中英雙語,重點突出,簡潔清晰,便于閱覽。
2. 聯盟會刊《SILK》發布3期行業資訊和專題報告